进口生鲜一日“跃上”市民餐桌
深圳特区报8月25日讯 昨日,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内,一批15箱、重120千克、货值3840美元、来自澳大利亚的活翡翠鲍,经过前海湾保税港区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联合查验后进入国内市场,预计当天即可摆上深圳市民的餐桌。这标志着全国首创跨境电商生鲜进口关检联合作业改革试点在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正式启动。
据介绍,跨境电商生鲜进口关检联合作业模式采用口岸直通、集检分出和分送集报等关检通关验放模式,同时结合GPS关锁、电子卡口、查验APP等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由原来的多次查验、分别核放改为一次查验、一次核放,查验过程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通关效率大为提高,让进口生鲜一日内从“港口到餐桌”成为可能。
生鲜产品对运输时限有极高的要求,如波士顿鳌龙虾,脱水运输超过48小时,成活率将大幅度降低。过去,由于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的系统相互独立、生鲜货物运抵园区时间不确定等原因,关检双方通过邀约进行联合作业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关检联合作业模式启动后,双方通过APP在指尖上就可实现对货物在途信息、联合作业时间的确定,从而提高生鲜产品成活率,保证生鲜货物“入区”与“联合作业”之间的高效衔接。
据悉,生鲜进口项目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推出的一项重点服务品牌,是前海丰富民众“菜篮子”的重点改革项目。它的落地可以让更多、更新鲜的进口生鲜商品摆上民众餐桌,让民众的“菜篮子”更国际化、多样化。目前,前海湾保税港区已开始以跨境电商模式销售进口生鲜,市民购买进口生鲜不需再跑到各类商场、超市,只需轻触指尖进行下单,进口生鲜即可直接配送到家。
分享来源于深圳报关网:www.top-scc.com 报关热线:0755-28445043(朱R)